

-
- 黏人程度:
-
-
- 掉毛程度::
-
-
- 体味程度:
-
-
- 美容程度:
-
-
- 可训程度:
-
-
- 口水程度:
-
-
- 城市适应:
-
-
- 友善程度:
-
-
- 运动量度:
-
-
- 耐寒程度:
-
-
- 耐热程度:
-
-
- 生人程度:
-
-
- 喜叫程度:
-
-
- 运动程度:
-
美国短尾猫品种介绍
美国短尾猫(学名:Lynx rufus)短尾猫,体长,0.7-1.2米,身高,肩高36-38厘米。是分布在北美洲的一种猫科动物。短尾猫是有很强适应力的掠食者,栖息在林地、半沙漠、城市及沼泽。短尾猫是拂晓的动物,主要于黎明及黄昏时出没,以兔、野兔、昆虫、小型啮齿动物为食。野外短尾猫的最长寿有16岁。
美国短尾猫发展史
短尾猫被列在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的附录Ⅱ中,即它们未有灭绝的危险,但对其的猎杀及卖买须要监察。短尾猫在其分布的三个国家都有规管。据1988年估计,美国短尾猫的数量介乎700,000至1,500,000,且每年有上升的趋势。故此,美国曾要求将短尾猫从公约中剔除。加拿大及墨西哥的短尾猫数量亦很稳定。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短尾猫列为暂无危险,可见它们相对的广泛分布,但在墨西哥南部却未有清晰的统计。短尾猫在个别的俄亥俄州、印第安纳州及艾奥瓦州濒危。于1999年,它们在伊利诺伊州的濒危名单中被剔除,而在宾夕法尼亚州亦取消了对它们猎杀的限制。在19世纪的新泽西州,短尾猫的数量亦有下降,主要原因是商业及农业的发展减少了它们的栖息地,故于1991年在该州中被列为濒危。L.rufus escuinipae是在墨西哥的亚种,曾一度被认为濒危,但于2005年已被除名。短尾猫因其毛皮及运动而被杀,但却仍能保持数量。幼猫由于需要母亲的照顾而较为易危。在1970年代及1980年代,由于其毛皮价值的上升而被大量猎杀,但有关价格其于1990年代初急跌。短尾猫的死亡率中有一半是因受管制的猎杀,故在开放猎杀的冬天,它们的数量会大幅下降。
美国短尾猫形态特征
美国短尾猫成年雄性的短尾猫总长0.7-1.2米,平均0.9米,包括了10-18厘米长的尾巴,肩高36-38厘米,一般重7-14公斤。雌性平均重9公斤。短尾猫肌肉发达,后肢较前肢长。出生时短尾猫约重280-340克,长25厘米。出生首年可生长达4.5公斤重。短尾猫像其他猞猁属的物种,但平均较为细小。它的毛皮各有不同,一般都是黄褐色至灰褐色,身体、前肢及尾巴上有黑色斑纹。它的圆斑点可以用来伪装。耳朵尖端呈黑色,有短簇的毛。嘴唇、面颊及腹部一般都是米白色。在西南部沙漠地区的短尾猫毛皮较浅色,而在北部森林的则较深色。幼猫出生时已经有毛皮及斑点。有少数黑变病的短尾猫在佛罗里达州被发现。它们是黑色的,但可能仍保有斑点。短尾猫的脸因耳朵下的毛发看似很宽。它的毛皮容易受损,但毛较长及密。鼻子呈粉红色,面部、两侧及背部为灰色、黄红色或褐红色。眼睛呈黄色,而瞳孔是黑色的。瞳孔上下较长,在晚间会扩张以获得最多的光线。
短尾猫又名赤猞猁、北美山猫,主要分布在加拿大南部至墨西哥北部,包括大部份的美国本土。短尾猫是有很强适应力的掠食者,栖息在林地、半沙漠、城市及沼泽。
美国短尾猫性格特征
短尾猫有特强的适应力。它们喜欢生活在落叶植物、松柏门、或混合的林地,但不像其他猞猁属的物种般要依赖森林。它们可以分布在潮湿的沼泽至崎岖的山地。它们可以在近农地的地方建立巢穴,若身处石隙、沼泽、森林,它的斑点可以成为伪装。短尾猫是拂晓的动物,主要于黎明及黄昏时出没。它们在日落前三小时开始活动,直至约午夜时份,接着会再次在天光前至日出后三小时活动。每晚它们会沿其栖息路径移动3-11公里。这种行为会按季节而变更,因为它们在冬天会对应其猎物而调节,变得会在白天活动。短尾猫可以很长时间不吃食物,但当猎物丰富时会不断的吃。在缺乏食物时,它们会猎食较大的动物,以便供应后来的需要。短尾猫猎食不同大小的动物,并会随之更换捕猎手法。对于细小的动物,如啮齿目、松鼠、鸟类、鱼类及昆虫,短尾猫会前往猎物丰富的地方,躺下静待及伏击猎物。对于稍为大的动物,如兔及野兔,它会跟踪猎物,直至猎物在其6-20米的范围内,并开始追捕猎物。亦会猎食较大的动物,如狐、貂、鼬鼠、细小的狗及家猫。成年的短尾猫的天敌除了人之外,还有美洲狮及灰狼,而它们自己亦会自相残杀。幼猫的天敌则包括猫头鹰、鹰、郊狼、狐及成年的短尾猫。当缺乏它们的猎物时,幼猫很难成长为成年的短尾猫。
美国短尾猫图片
更多